公司質量方針目標及控制流程
質量方針目標及控制流程
一、質量方針:質量第一,用戶至上。
二、質量目標:
1、顧客滿意率95%以上
2、產品一次交檢合格率95%以上,產品出廠合格率100%。
3、用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追求
三、質量控制、檢驗方法
3.1制造質量控制按圖紙、工藝、標準(技術部每年發布最新標準一次,根據生產實際需要審查核準、優化生產工藝參數,執行標準因用戶需要調整時,需要第一時間通知質檢部及生產車間)。
3.2計數抽樣檢程序參照GB/T2828-2003(國際標準ISO2859-1:1999),型式試驗參照GB/T2829-1987(疲勞、彎曲、沖擊按標準加嚴檢,尺寸及表面質量參照標準)。
3.3生產單位產品質量以一次交檢合格率為判定依據。
3.2質檢部專檢人員按工序每日巡查,實行工序跟蹤控制,以抽檢為主。
3.3當自檢與專檢結論有差異時,上報主管領導裁定。
3.4檢驗依據為標準、圖紙、工藝。
3.5產品質量可追溯。
四、質量控制流程
4.1銷售計劃下達
根據客戶合同要求,銷售下達需求計劃到安全生產部,計劃注明交貨日期、性能要求、包裝要求、隨貨資料要求等。
4.2生產計劃下達
安全生產部按照銷售需求計劃組織相適應的原材料,銷售對產品有特殊要求的,生產計劃要做備注說明,并通知技術部重新制定加工工藝,技術部書面通知生產單位、質檢部新的工藝規范。生產單位、質檢部按照新工藝要求進行生產、質量檢查。
4.3原材料進廠的質量控制
4.3.1 主產品原材料(含外委加工毛坯)的進廠質量檢驗
1). 安全生產部采購的主產品原材料,應及時提供原材料供應生產廠家的質量證明書。
4.3.2 原材料(含外委加工毛坯)進廠后,安全生產部要及時填寫《原材料送檢通知書》通知相關部門,并將材料進廠時間、廠家、爐號、數量、材質等相關信息標注清楚,由安全生產部負責材料化驗取樣工作,并送化驗室進行材料化驗。
4.3.3 原材料化驗取樣按批次爐號進行,即同一爐可取樣一次,同一批次不同爐要分別取樣。
4.3.4 化驗室取到樣本后,及時進行化學分析,并將化學分析報告一式兩份報送質量部。
4.3.5 質量部依據安全生產部的通知,及時對原材料(外委加工毛坯)的幾何尺寸及表面質量進行檢測,并及時出具檢測報告。
4.3.6 質量部將原材料(含外委加工毛坯)幾何尺寸及外觀質量檢測報告,匯同原材料化驗報告一同給出綜合檢驗結論報告,一式兩份,報送安全生產部一份,自留一份存檔。
4.3.7安全生產部根據質量部的綜合檢驗報告結論,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不合格的應上報主管領導,由主管質量領導定奪可以讓步使用的,在檢驗報告上簽字,并標明注意事項,同意使用后方可投入生產,否則不允許投入使用。同時安全生產部應將帶有主管領導簽字意見的復印件報送質量部存檔。
4.3.8安全生產部應及時將不合格原材料(含外委加工毛坯)的有關信息與供方或外委單位進行溝通處理。
4.3.9 標準件、非標準件的進廠質量檢驗
1). 安全生產部采購的標準件、非標件到廠后,由安全生產部及時填寫通知單,通知質量部進行檢測。
2). 由安全生產部采購的標準件進廠后,有標準的由質量部按標準進行相關尺寸檢驗及外觀檢測,因受檢驗條件限制,性能部分不做試驗(如螺栓、彈簧、彈性銷、軸承等)。
3). 由安全生產部采購的電氣件、液壓件、氣動件、電機等組合件只做包裝外觀是否破損及是否有合格證等方面檢查,不做尺寸及性能檢查。
4). 安全生產部采購的標準件、非標件入廠檢驗需提供相應的檢測標準及圖紙。
5). 安全生產部采購的標準件、非標件到廠后,安全生產部應提供供方相關的檢測報告及產品合格證。
6). 安全生產部采購的標準件、非標件非必要時不做材料化學分析檢測。
7). 檢驗結束后,由質量部提出檢測報告,一式兩份,報安全生產部一份,自留一份存檔。
五、生產過程中質量管控:
5.1圓環鏈生產過程中控制(38及以上規格)
5.1.1圓環鏈分廠在生產大規格鏈條過程中每道工序都應建立檔案,登記。下料過程做好材質、供貨商、時間、操作者等相關信息登記,實行質量追溯管理制度。
5.1.2編鏈過程中38規格以上鏈條要在鏈條首環的平環(或立環)直臂上打上鏈條號,尾環的倒數第二個平環(或立環)打相同鏈條號,鏈條號以阿拉伯數字進行標記(鏈條號從1開始順序排列),同規格每條鏈條的鏈條號不得重復,每月生產按順序排序順延。34及以下規格鏈條,逐環進行焊接班組標識,生產車間做好記錄。
5.1.3鏈條號采用打標機(或字模、雕刻等形式)進行鏈條號標識,字深為0.5mm。
5.1.4編鏈過程要進行檔案登記,登記內容包括:編鏈時間、操作者、設備運行狀態、鏈條號、立環型式、平環主要工藝尺寸。
5.1.5焊接過程要從打鏈條號一端起始焊接,不得從尾部開始焊接,以免焊接環與電腦儲存信息不一致。原材料材質、爐號變化時,原材料廠家變化時,設備更換工裝時,設備故障停機重新啟動或停機超過2天時,焊接整鏈前焊單環做壓彎試驗連續合格不少于2環,可正式生產,過程中每生產800-1000環,焊接一個單環做壓彎試驗,壓彎合格繼續生產。出現不合格時,調整焊接參數,焊接單環壓彎,直到連續2環壓彎合格,可繼續生產。
5.1.6焊接過程要建立檔案登記,登記內容包括:焊接時間、操作者(38以上規格)、鏈條號、平環主要工藝尺寸范圍、每條首環焊接序列號(焊機電腦記錄序列號)、主要焊接參數。
5.1.7焊接過程要按照編鏈過程中鏈條號順序進行焊接。
5.1.8車間一次拉伸過程要建立檔案登記,登記內容包括:一次拉伸時間、操作者、5環長度。
5.1.9車間熱處理要填寫緊湊鏈跟單:熱處理時間、操作者、設備名稱、熱處理參數、水溫。
每批次原材料熱處理正式生產前,做不少于2條試驗鏈(出現不合格時,在原基礎上加倍)進行疲勞、靜拉伸、壓彎、沖擊韌性試驗,試驗鏈性能檢測合格方可正式生產。正式生產時38及以上規格產品每8條跟隨一條工藝驗證鏈,其中一條增加13環編制于第8條鏈尾部(進行靜拉伸、疲勞、壓彎、金相檢驗),其他每隔8條增加9環編制于第8條尾部(只做靜拉伸、壓彎性能測試),二次拉伸工序結束后,從整鏈截取試樣。當每批淬火數量不足8條時,最后一條熱處理鏈增加13環編制于尾部,做前述試驗。不合格時,停止繼續熱處理,修改工藝,重新調整工藝參數,重復上述整個工藝試驗,直到合格為止。注意:38以上規格產品最多允許兩次淬火。
當更換原材料廠家、更換原材料種類、熱處理工藝更改時,需要做沖擊韌性試驗、做金相組織檢驗,并記錄存檔,沖擊試樣不需要重新增加新環,可從13環首尾直臂上取樣,13環的首尾環切割時,不允許破壞對側直臂狀態,以免影響試驗數據。
5.1.10車間二次拉伸過程中要建立檔案登記,登記內容包括:二次拉伸時間、操作者、設備運行狀態、5環長度、鏈條號、拉伸過程是否出現異常。
5.1.11圓環鏈分廠做好各道工序檢查記錄,認真填寫質量可追溯跟蹤單,整理好并報送質量部(每月27日前上報),質量部對質量可追溯跟蹤單進行核查、比對數據。
5.1.12車間在測長前要用通止規逐環檢查,對于不合格的單環要修整合格,配對過程中要建立檔案,檔案登記內容包括:鏈條號,長度、配對編號、操作負責人、車間檢查員。
5.1.13鏈條配對結束后,生產車間及質量部要建立鏈條檢測檔案登記,登記內容包括:鏈條配對情況、機械性能,同時要附有鏈條尺寸檢測記錄。質量部對圓環分廠準備入庫的產品進行抽檢,38及以上規格鏈條抽檢分別于首、尾各取10環,34及以下規格鏈條分別于首、尾各取5環,1、3、5、7、9環鏈按照5%(條)抽檢,當每批生產數量小于20條時,按照20%(條)抽檢,每批生產數量小于5條時100%檢。抽檢結果表明合格率低于90%時,依據實際情況加大抽檢比例為原來的2倍,并做好檢測記錄,并結合性能檢測報告結果判定是否入庫,對不合格產品絕不允許入庫。
5.2浸油、刷色標
5.2.1懸掛機分廠對入庫的鏈條進行浸油。
5.2.2鏈條浸油后,應對鏈條進行刷配對色標,技術中心設計色標形式,懸掛機分廠實施,技術中心建立大規格鏈條色標檔案,登記內容包括:時間、操作者、配對鏈條色標位置及形式、色標顏色、鏈條號。
5.3產品入庫控制
5.3.1質量部填寫檢測合格報告,庫房方可辦理入庫手續。對于有一定質量缺陷產品,根據致命缺陷(嚴重外觀缺陷、性能缺陷,判為A類廢品)、重大缺陷(較重外觀缺陷、性能低于標準1%以內,無法返工修復,降為B類不合格產品,待定暫存處理)、輕微缺陷(外觀輕微缺陷,不可返工修復,判為C類產品)進行分級確認,返工修正降級使用或判廢,下達通知單一式三份(生產車間一份、生產部一份,質量部留存一份)。由生產部統一管理,單獨放置,做好標識,建立臺賬。
5.3.2圓環鏈分廠入庫時必須提供給倉庫保管員鏈條規格、數量、材質、材料廠家、配對鏈條號、入庫時間等相關內容,入庫過程中保證產品完好,不允許出現磕傷、臟污等,否則成品倉庫拒收。
5.3.3儲備產品,在儲存過程中,防塵、防潮、防磕碰刮傷,發貨前需通知質檢部檢查后,方可發貨。
六、接鏈環生產過程的控制
1).接鏈環生產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技術部下達的產品圖紙、工藝等技術文件要求。
2).接鏈環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本著以車間自檢為主,主管部門監督的原則進行。
3).接鏈環生產過程中,各道工序首件檢,檢驗合格后方可正常生產,防止出現批量不合格品。鏈環做好標識,標識號打在配合面上。
4).接鏈環認真做好自檢記錄生產過程中要認真填寫接鏈環質量跟蹤單,要詳細記錄接鏈環材質,鏈環標識號,操作者及質量情況。每月27日前上報質量部。
5).生產過程中要控制好各道工序質量,做到復查上道工序質量(包括外來毛坯),保證本道工序質量,不合格絕不轉入下道工序的三序管理原則。
6).在生產過程中,要做好對外來毛坯件的質量互檢,操作前操作者要做好毛坯件的質量檢查,不合格件不允許加工,對不合格件車間內部能夠返工的進行返工處理,不能返工的單獨存放,由生產部統一與毛坯生產單位協商處理。
7).接鏈環產品在入庫前,生產單位要嚴格對其幾何尺寸、外觀質量進行檢查,不合格件嚴禁入庫。
8).接鏈環生產單位對需進行性能試驗的產品,及時抽檢并送實驗室進行性能試驗。不同性質性能試驗每批次不同規格產品疲勞抽檢數量1件,破斷1件、AKv沖擊韌性(當更換原材料時做沖擊試驗,每次抽取3個單環分別做4個式樣,在直臂制?。?。第一件不合格時,需增加一倍抽檢數量。
9).接鏈環生產單位每周將開口連接環、扁平接鏈、接鏈立環的自檢報告報質量部一次(一周內綜合質量報表)。
10).接鏈立環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檔案追溯管理程序,做好記錄,切實落實好責任,每月27日前將追溯記錄上報質量部備案,并上傳記錄到釘釘文件。
11).質量部做好質量監督工作,并做接鏈環記錄歸檔。所有接鏈環立環、弧齒環、板銷環抽檢比例2%-10%,鋸齒環、開口環抽檢比例不小于2%。
12). 接鏈環生產單位過程中的質量考核執行本公司《質量管理考核方案》。
七、鍛胚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7.1控制好工序質量,做到不合格產品不出分廠,每班操作者認真做好首檢、中間抽檢、成品全檢工作,并做好檢驗記錄,自覺去除不合格品,并認真做好自檢記錄。
7.2鍛造車間將自檢合格的產品轉交質量部專檢人員,由專檢人員進行成品監督抽查,并做好檢測記錄,檢驗項目為尺寸檢驗及外觀質量檢測。
7.3鍛造車間將自檢挑出的不合格品能夠進行修復的,修復合格后交質量部專檢人員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轉下道工序。
7.4質量部專檢人員對入廠鍛件按2%-10%抽檢(開口環、鋸齒環按下限抽檢;抽檢合格比例低于93%時,增加抽檢比例),不合格的進行返修,無法返修時判為廢品。
八、產品發貨管理
8.1發貨前檢,質檢部專檢人員對即將發貨產品進行外觀、包裝、合格證、說明書、出廠檢驗報告等是否齊全進行出廠檢驗,符合要求方可出廠。運輸過程中防止磕碰、腐蝕、保持物料出廠時的完好狀態。發貨產品實行二維碼標識管理(合格證附帶二維碼標識出廠)。
8.2銷售建立大規格鏈條檔案登記,登記內容包括:鏈條規格、數量、材質、材料廠家、配對鏈條色標、入庫時間、發貨時間、客戶名稱、發貨鏈條號、銷售經理、產品下井時間、下井后截止每百萬噸過煤量,使用狀況等內容。有專人跟蹤產品整體使用情況。
8.3銷售部每年進行一次“顧客滿意度”調查,了解顧客、征詢顧客數量不少于主要顧客總數的80%。銷售部負責建立主要顧客檔案,其滿意或不滿意的信息及時向總經理報告。
九、質量通報
設立質量公示板,由質檢部每月根據當月抽檢數據總結質量情況,將各分廠、車間生產質量控制情況張貼公示,提高部門整體質量意識。